.:.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浮世汇934 一份好的午餐,难道不是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基本的对待吗
--> 本頁主題: 浮世汇934 一份好的午餐,难道不是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基本的对待吗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夜歌雄霸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8227
威望:1098 點
金錢:4874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5-04-12


浮世汇934 一份好的午餐,难道不是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基本的对待吗







【1】@牛弹琴

一觉醒来,特朗普将全世界骂了个遍。
我仔细又听了一遍他9月23日在联大的演讲视频,近一个小时的联大演讲,可以说,一半是自我吹嘘,一半是破口大骂。
CNN的评价是,这都不像是在联合国演讲,感觉他是向全世界发表美国国情咨文。
按照道理,每个领导人发言时间就15分钟,但特朗普愣是拖长到了一个小时。
当然,特朗普也有特朗普的理由。
他一开场就嘲讽联合国,“这是我从联合国得到的两样东西:一个坏的自动扶梯和一个坏的提词器。”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幸亏第一夫人状态还不错,不然她很可能就摔倒在电梯上了。
他后来又痛批,联合国你们太腐败,“许多年前,纽约一位非常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唐纳德·特朗普,竞标了这座联合国大厦的翻修和重建。”
结果呢?
特朗普说,我只要5亿美元,你要大理石就给大理石,但他没有成功,最后联合国大厦改造,大大超标……
特朗普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不知道。
但真相有时并非唯一的目的,姿态本身往往就是一种宣言。
特朗普继续在大吹法螺,在大杀四方。
他说,在上届政府的四年软弱、无法无天和激进主义下,使我们的国家陷入了一系列反复的灾难。但今天,在我执政仅八个月后,我们是世界上最火热的国家,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提并论。美国拥有地球上任何国家中最强大的经济、最强大的边境、最强大的军事、最强大的友谊和最强大的精神……
一连串的世界之最,后面还有很多很多,就不赘述了。
反正,在特朗普嘴里,一年前,美国是全世界的笑话;一年后,在他领导下,美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历史的评价常常需要时间的沉淀,自我标榜却总是迫不及待。
特朗普并且庄严向世界宣告,我结束了七场战争。
哪七场?
特朗普一一列举。
巴基斯坦和印度、
以色列和伊朗、
埃及和埃塞俄比亚、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他自己感叹,这样的事情,前所未有,但“我短短七个月内做到了”,而且,“我不得不做这些事情,而不是联合国做这些事情”,“可悲的是,联合国甚至没有帮助促成其中一个”,“我从联合国得到的只有一辆出故障的自动扶梯”……
特朗普依然耿耿于怀,联合国不像话。
“联合国不仅没有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反而常常制造新的问题让我们去解决”。
当然,对特朗普的话,我们多少要打点折扣。
印度总理莫迪,肯定就不同意。
不管特朗普怎么说,到处说,但印度始终认为,印巴停战,与特朗普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特朗普,你这是吃莫迪豆腐。
但特朗普这样说,肯定有目的。
他告诉台下的各国领导人:“每个人都说,我应该为这些成就中的每一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我关心的不是赢得奖品。这是在拯救生命……”
说得真好。
但想要诺奖的那份心情,特朗普是呼之欲出。
你看吧,如果诺奖不给他,特朗普估计都能把挪威议会的屋顶给掀翻了。
但伊朗肯定就不答应。
尽管特朗普宣扬,他促成了以色列和伊朗的和平,但美国也空袭了伊朗。
特朗普还在联合国津津乐道,“今天,伊朗的许多前军事指挥官,事实上,我可以说,他们几乎都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他们已经死了。三个月前,在午夜之锤行动中,七架美国B-2轰炸机向伊朗的关键核设施投下了14枚3万磅的炸弹,彻底摧毁了一切。地球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做到我们所做的事情……”
加沙绝望的民众不答应。
目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在安理会五常中,四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但美国除外,而且特朗普宣扬,我就站以色列这边。在安理会,也是美国一再使用否决权,拒绝在加沙停火。
估计,欧洲人也不会答应。
毕竟,特朗普上台前最出名的一句誓言,就是“我上台24小时内,俄乌冲突结束”,200多个24小时过去了,战火还在继续。
当然,特朗普也有理由,他先将欧洲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指责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然后话锋一转,“不可原谅的是,即使是北约国家,也没有切断太多俄罗斯能源和俄罗斯能源产品,如你所知,我大约两周前就发现了这一点,我并不高兴。”
特朗普然后指着欧洲领导人说,美国准备征收额外关税,“但要使这些关税有效,欧洲国家,你们现在聚集在这里,必须与我们一起采取完全相同的措施。”
只有这么些吗?
远远不是。
特朗普还痛批欧洲,“他们陷入了严重的麻烦,他们遭到了前所未见的非法外国人部队的入侵”,“你们的国家将下地狱”!
听得欧洲人脸红一阵白一阵。
傲慢的指责如同一面镜子,往往照出的不是对方的窘迫,而是自身的偏狭。
但这还没完,特朗普更是直接点名伦敦市长,“我不得不说,我看看伦敦,那里有一个糟糕的市长,一个糟糕的市长,一个糟糕的市长,它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如此大的变化。现在他们想遵守伊斯兰教法……”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是2016年当选,是伦敦历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长。因为他的宗教背景,他一直是特朗普的批评对象。
我看到,很愤怒的萨迪克·汗随即回应,特朗普的讲话是“骇人听闻和偏执的”,“伦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比美国主要城市更安全,我们很高兴欢迎创纪录的美国公民搬到这里。”
特朗普啊特朗普,你批评伦敦,但伦敦比纽约安全,比华盛顿安全,很多美国人纷纷要搬到伦敦!
但特朗普不管,他的批评还在继续。
他攻击委内瑞拉,攻击巴西。比如,他攻击巴西“不公平地对我们的国家征收关税”,攻击巴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干涉美国公民和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巴西目前面临美国50%的关税大棒,全世界最高,理由是巴西审判特朗普的密友、前总统博索纳罗。
巴西人目瞪口呆,要知道,美国和巴西贸易,美国一直是顺差。
我看到,巴西总统卢拉随后发言时,不点名地批评,“我们需要一位领导,一位意识到国际秩序不是零和博弈,意识到21世纪是多边主义的领导人”,“全球南方的声音必须被听到”。
哪怕再不聪明的人都知道,卢拉说的就是特朗普。
但特朗普最让全世界意外的猛烈批评,居然是对气候变化。
站在联合国的讲坛上,特朗普声称,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世界犯下的最大骗局”。
他说,“我很擅长预测事情。在竞选期间,有这样一顶帽子,最畅销的帽子。‘特朗普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对的’。我不是以吹牛的方式这么说,但这是真的。我对一切的看法都是正确的。我告诉你,如果你不摆脱绿色能源骗局,你的国家就会失败。”
他并且“揭露”说:“欧洲每年因高温死亡超过17.5万人,因为成本太高,根本开不了空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欧洲。这不是我热爱和了解的欧洲。这一切都是为了假装阻止全球变暖的骗局……”
在特朗普眼里,为了维持这个骗局,欧洲故意热死了这么多人?
逻辑在哪里?
真有点看不懂。
比如他还说,“我们不再想要奶牛了。我猜他们想杀死所有的奶牛”,不知道他说的到底啥意思?
还有,他说,“在亚洲,他们把大部分垃圾直接倾倒到海洋里”,这都哪跟哪?
我看到,有美国媒体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提词器的缘故,但“即便对特朗普来说,这些题外话也让人震惊”。
反正,听完特朗普的演讲,第一感觉,数字和事实,我们肯定要打折扣看,但对比感和攻击性,确实很强烈。
语言的喧嚣背后,往往隐藏着价值的空洞与逻辑的断裂。
简单总结一下。
1,特朗普做得真棒,全世界最棒,诺奖是众望所归。尽管美国民调显示,在过去几任总统中,特朗普支持率最低。
这些民调公司,太不讲政治了。惹恼了特朗普,说不准哪天统统关掉了,或者索赔100亿美元。
2,不听特朗普的,“你们的国家将下地狱”,尤其是欧洲,你们完全是在瞎搞;还有联合国,当年不把翻修合同给我,现在还让我坐坏电梯。
我看到,白宫已经威胁,联合国必须就此展开调查,如果是“故意的”,“他们必须立刻被炒鱿鱼”。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还分享了媒体报道的一个截图,上面写着:“为了纪念特朗普的到来,联合国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他们可能会关掉自动扶梯和电梯,简单地告诉他,他们没钱了,所以他必须走上楼梯。”
联合国确实捉襟见肘啊。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美国基本停止了对联合国的缴费,现在美国共拖欠超过30亿美元,很多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但美国可以拖欠,但你们这样跟特朗普开玩笑,知道严重后果吗?
一个机构的困境,有时恰是国际秩序走向的缩影;而对待玩笑的态度,也能折射出权力者的气度与格局。
当然,15分钟的联合国大会演讲,能一讲就是近一个小时,各种拉拉杂杂,满嘴跑火车,CNN就感叹,其实,特朗普真用不着什么提词器!




【2】@Puruspa

第四届西史辨伪学术论坛还真让他们开起来了,看了下会议日程,有挑了几个最让我瞠目结舌的题目:
《波斯帝国子虚乌有》
《西方神秘组织对历史叙事的影响》
《中国《几何原本》的发明及西传》
《几何原本源流再辨》
《实证西方剽窃中国传统天文物理学太一说》
《马克思主义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鉴于这些人的报告命名很随意所以有的内容很耸人听闻的报告反而题目很朴实就没放上来




【3】@武黎嵩

出土秦简有一个案例,泰山太守上谳:有一对夫妻因为「盗」罪被处罚,「耏为鬼薪白粲」,他们的儿子要循例被「收」然后「输」(输作),他们还有一个孙子,还是婴儿不能自己饮食,如果按照规矩「别传输之」,恐怕这个小朋友就死定了。于是批复下来,允许小朋友和爹娘一起生活,不必分开「输作」,但是丞相府有个补充规定:年龄不满八岁的,可以跟父母亲人等一起输作,如果长到八岁之后,还是要按照法令分开。这个判例后来被作为「比」进入「律令」系列成为成文法。那么好了,看起来秦政还挺人道的,为了避免婴儿死亡,可特许他们跟刑徒父母亲人一起生活长大,成为「使童」之后才单独分开劳作。似乎挺宽容,今天有人就这么解读史料。但是也要看看,这个不能自理的婴儿,怎么一生下来就成为囚犯的。「收孥」「连坐」本身就是秦暴政的一个方面,《盐铁论》说:「纣为炮烙之刑,而秦有收孥之法。」把「收孥」之法和「炮烙」酷刑相提并论,可见汉朝人对秦政残酷的认知记忆深刻。需知道,秦不仅行政暴虐,其立法就是残酷的。文景之治的好,其中有一条就是汉文帝蠲除了秦的「收孥」法。《后汉书》:「太宗至仁,除去收孥。」今天有人说,看看秦及汉初的简牍,似乎秦、汉没有什么差异,一样严苛,秦好像还挺仁慈的,这就属于看不懂文献的了。「赭衣半道」是秦制下整个社会被摧残的写照。。。




【4】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前几天读完《作家城堡》,里面写纽伦堡审判的时候,苏联首席法官约纳·尼基琴科正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大清洗”的作秀公审中负责宜判的法官之一,“这使得苏联的法律立场更加今人难以信服。苏联翻译官米哈伊尔·沃连斯(Michael Voslensky)写道:“我们在这个法庭上格格不入,因为在斯大林的统治下,很多在这里被视为犯罪的行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另一位口译员塔季扬娜·斯图普尼科娃(Tatjana Stupnikova)也大为惊骇,她在纽伦堡审判中发现了纳粹暴行与斯大林独裁统治之间的相似之处。她的父母在她童年时因被指控为“人民的敌人”被捕,数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没能摆脱对敲门声的恐惧。”




【5】纽约时报观点:这就是失去一个国家的感觉,我再熟悉不过了(节选)

本文刊发在纽约时报观点版,作者M·赫森是《纽约时报》的专栏评论作者,2024年因评论写作获得乔治·波克奖。他著有11本书,包括《未来即历史:极权主义如何重掌俄罗斯》,该书于2017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我想到的不是小说情节,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尤其是1938年,在巴黎发生的刺杀事件,一位波兰裔德国犹太少年赫谢尔·格林施潘刺杀了一名纳粹外交官。我会想起这件事,是因为那也是一次刺杀;因为像大多数公共暴力事件一样,是由一位年轻人所为;也因为那是一次绝望之举。

格林施潘的家人遭到德国和波兰双重排斥,与约一万两千人一起被困在两国之间的“边境地狱”。他寄居在巴黎的叔叔家,无法帮到家人。他决定杀死一个被他视为造成家人痛苦的代表性人物。

如果犹他州调查人员目前公布的信息属实,泰勒·鲁宾逊也可能怀有类似的绝望与愤怒。

格林施潘的行动成为纳粹发动“水晶之夜”的借口。那是一起持续两天的国家主导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在此期间,纳粹当局逮捕了近三万名犹太人,这是纳粹政权第一次因为“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将人群大规模投入集中营。

为海外华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分析,更多内容见蓝天、电报、x,可搜索causmoney

但让我觉得这个类比最贴切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在表达时的焦虑。这个类比看起来非常直接:被杀的人代表着一种仇恨意识形态,而那个被认为杀了他的人,是一位可能试图以最极端方式反抗这种仇恨的迷失青年。

但在这个国家如今的氛围下,有某种东西在告诉我,我不该说出这些话。



【6】蔡国强的「火药」之路:

泉州正是蔡国强艺术的起点。泉州人很早就用火药来驱鬼、杀灭病毒。上世纪 80 年代,鞭炮生意在泉州很火,很多家庭都有鞭炮作坊。蔡国强就在那时迷上了火药。他受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父亲的影响,演戏、做舞美、跟剧团下乡、绘画。1984 年,他第一次直接在画布上用火药做实验,但还不懂得如何控制,经常炸得一塌糊涂。偶然的一次,奶奶用麻布盖熄燃烧的画布给了他启示,「做艺术不光要点,也要灭」。



【7】@邓飞

家长的欣喜让我心酸。一份好的午餐,难道不是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基本的对待吗?







【8】@梁湘

我有一个推断:
未来若干年,所谓的铁饭碗会越来越少,就算是现在看起来很铁的岗位,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和配置的变化,形成一套优化体系,这些组织也能保持一种正常的代谢过程。
所以,未来需要对于在一个地方干到老这个思维,大概率会产生变化。社会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选择,不过当下是要应对即将到来的退休潮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潮。






【9】@梁新评

怎么现在有些人对崔丽丽的讨论变成了类似对江秋莲、武汉校园妈妈式的指责,她怎么可以在强奸后面对镜头笑,她这么可以化妆出镜,她怎么可以这么敞亮的谈她被强奸,她怎么还穿着被强奸时的衣服出庭,她真的 ptsd了吗,我看她还不是为了钱......
这不就跟当初对江秋莲以及武汉死亡母亲的指责一样吗,你怎么可以死了女儿还直播带货,你怎么可以死了儿子还穿的那么精致,你穿给谁看啊。
这些人对维权女性的指责一直没变,就是要让他们永远束缚在愚昧的原始道德框架内变成祥林嫂那种可怜巴巴、弱小跪无助在地上“乞讨”才符合他们眼中维权人的形象。
你怎么可以强大呢,你必须痛苦、必须破碎、必须羞耻,最好带着“贞节牌坊”式的自毁,应该委屈巴巴、弱小无助、寻死觅活的让我俯视才配获得一点点我们的高高在上的同情怜悯,你现在这样让我们怎么表达我的同情心,我们还得仰视你,成了他们眼里的倒反天罡。
问题是谁规定了人们应该怎样维权,维权有样本吗,维权人只要没侵犯公共利益、社会利益、你的利益,在法律框架内怎么维权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出现,什么样的方式走出来,那都是自己的自主方式。
每个人逃避恐惧的方式不一样。
有些人必须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以泪洗面被内心的恶魔掏空获取他人的悲天悯地才能获得安慰,有些人就要强大的对抗黑暗、对抗内心的恐惧来唤醒自己走出来,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标准受害者模板”,也没有“维权姿势考核标准”,一个人被强奸了,被伤害了,失去亲人了,她可以选择哭,可以选择笑,可以选择沉默,可以选择呐喊,可以化妆,可以素颜,可以直播,可以消失,可以坚强的面对,可以频繁的出现在媒体面前——只要她在法律框架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她的选择就是正当的。
要求崔丽丽必须按照他们的方式耻辱的不敢出来才是耻辱的,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文化强奸和暴力,要对抗这种暴力,就要把维权方式去道德化:创伤的表达方式没有门槛,受害者不需要完美才配被相信。就像江秋莲直播带货不是消费女儿,武汉妈妈穿香奈儿不是不爱儿子,崔丽丽化妆出镜不是强奸造假——她们只是在拒绝用自我毁灭来满足围观者的血腥审美。
一个正常的社会正常的人不是要求受害者像个受害者,而是她可以走出受害困境活出她本应继续的精彩人生,不再受他人的非议。
对维权人的这种受害者要求何尝不是一种恶呢,或许别人根本不需要你的同情心,只需要同理心即可,即便没有同理心,你无视即可,无需出此恶言。
我们这个社会对他人的要求其实不高,就是做个人就好了。
做个人吧。




【10】@亚尼大帝

独生子女这一代已经算最不登的一代了……老登一直那么登……现在长起来的小登也越来越多了…我恨你互联网,只有我们这一代真的看过海,真的相信过地球村。



感谢来源:喷嚏网




赞(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26 17:00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paratina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57
威望:6 點
金錢:10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06-12-16


1024
TOP Posted: 09-26 17:15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